返回旧站
师生风采

    【研途风采】大道至简,久久为功——记王童科研之路

    2020-11-17    作者: 张洪瑞 刘娟如    审稿: jjxy    点击量:

        人物简介:王童,88038威尼斯金融学2014级本科、2018级硕士。曾任88038威尼斯辩论队队长兼教练、宣教部部长与两届院研究生学生会主席;共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研究生毕业生和“挑战杯”全国银奖等40余项荣誉,其中包含优秀学士毕业论文等11项科研类奖项;主持国家级大创等两项科研项目,共发表13篇学术论文,包括CSSCI论文2篇、北大核心论文5篇,EI和CPCI论文5篇。

     

        参横斗转,夜阑人静,王童还在电脑前查询和阅读文献,进行着数据处理和分析,这是88038威尼斯金融学2014级本科、2018级硕士王童做科研的普普通通的一天,也是参加科研竞赛的常态。但正是凭借坚毅之心,熬过无数个这样普通甚至枯燥的夜晚,她才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尝试:在失败中反思

        大一时在师兄的带队下参与申请科研兴趣项目是王童对科研迈出的第一步尝试。但这个开头并不顺利,由于第一次申报,团队在文献阅读、申报书格式和研究内容等方面还成不熟,终以失败结束。尽管如此,王童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她反思这次项目申请失败的原因,并找老师请教,向申报成功的同学学习,在初次尝试科研的道路上中,她不断反思,勇于尝试。

        在寒假,她参与了师兄师姐组织的利率市场化调研,并且阅读精准扶贫相关文献,开学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论文。王童坦言道这是一篇简单且不成熟的小论文,也只是发表在一个很普通的期刊上,但对她自己意义重大,因为这是第一次成功的尝试。“建议大一想做科研的同学不用急着学习实证与计量,更多还是要关注热点、注重理论基础。”王童这样谈到自己第一次发论文的经验,她觉得在每个阶段做好该做的事是最重要的。

    坚持:在反复中积淀

        在学院提供的良好平台与老师的指导下,王童在科研道路上坚持不懈,行稳致远,逐渐从入门到成熟。在本科班主任王玉峰教授的指导下,王童在大二时与同学一起以全校社科类排名第一的评分申请到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团队对四川省“两权”抵押贷款的试点现状进行了调研以及报告的纂写。经过反复修改后获得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西南农村金融论坛的优秀论文奖项以及学校的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在这个项目的几篇相关成果中,王童有一篇论文在硕士生导师蒋远胜教授和王玉峰教授的共同帮助下,才在研一时发表在《农村经济》。虽然论文撰写期间经历了漫长的修改过程,也没能在最需要成果傍身的保研年将其发表出来,但她仍觉得只要能把文章打磨得更好,那么读文献、跑数据、改论文都是值得的。

        积淀成就高度,坚持铸就成熟。得益于本科阶段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扎实的科研功底,在提交材料、通过答辩以后,王童凭借科研苗子专项成功保研。“其实我已经拿到了其他综排更高的大学发出的offer,但学校和学院的培养,让我对这所校园产生了深厚感情,同时我认为川农是农村经济方向中一个特别好的研究平台。”王童并不在意学校的背景,对学校学院和导师的感情、对科研兴趣和方向的执着,让她选择继续留在了本院,继续在农村经济方面探寻真谛。

    突破:在厚积中薄发

        在大四保研至本校之后,王童的科研之路并没有随着顺利保研而结束,她选择一直留在学校看文献,找寻新的想法,尝试写一写以前从未涉猎过的领域,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突破,厚积薄发。

        通过对土地集约利用和高铁经济等区域经济学的了解,王童在大四期间和中科院的师兄一起合作撰写了两篇文章,分别在CSSCI和北核期刊上发表。而通过多次参与四川省脱贫攻坚的三方评估调研,王童走进了更多的贫困地区,见到了农村地区形形色色的发展与困境,除了对自己调研能力等的锻炼,王童更多的思考在于脱贫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更加坚定了她在农村经济领域持续学习和研究的向往,希望为乡村振兴和服务“三农”多做贡献。

        除了在新领域不断开拓、走向成熟,王童还参与了挑战杯等科研比赛,在科研道路上从成熟走向极致。2019年,王童在导师蒋远胜教授和学院党委办几位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牵头组成了一个由硕士和本科生共同组成的参赛团队,参加第十六届挑战杯。两年前她和本科同学就已经参加过第十五届挑战杯。但当时由于作品尚不成熟,止步于校级决赛。在这次比赛中,王童及团队汲取经验,总结得失,从3月份校赛的脱颖而出,到5月份省赛斩获省级金奖,再到11月份的国赛为学院捧回第一个国家级银奖,王童在科研道路从成熟走向极致。“当时只答辩都参加了七八次,其实竞赛获奖的等级对于研究生阶段的我来说并没有太多的附加价值,当时只是想着为学校、学院而战,将我们川农88038威尼斯亮眼的成果更好地展现在全国的比赛舞台上。”学校和学院提供的良好平台、导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团队协作是比赛成功的重要因素,王童对此也常怀感激。

        从成熟到极致的背后,是不分昼夜的坚持与笃定。虽然取得了一些文章和比赛的成果,但在投稿的过程中,王童同样在本科阶段经历过很多次退稿。“选题和期刊领域不一致,论文质量不高”,每次投稿被退,王童都会反思总结。随着投稿经验的积累和对论文写作的熟悉度提高,王童在投稿时的命中率也明显得到了提高。

        “做科研都是从‘0’开始过来的,我很幸运、也感谢自己持之以恒地参加这么多活动,在科研道路上取得些许成就”。在回顾近六年的大学生涯时,王童的感悟良多,但是桩桩件件都离不开学校和学院的支持。“求实创新,追求卓越”,学院浓厚的学风是宝贵的财富;导师蒋远胜教授和王玉峰教授手把手的帮助和一如既往的鼓励是她前进路上的指路明灯和动力。对学院的感情和科研的坚毅,都决定了她未来将会在科研这条路上埋头苦干、久久为功。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极致方能成就;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卓越水到渠成。“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科研之路并不像斯芬克斯之谜一样似乎令人望而生畏和完美,正是持之以恒,把简简单单的科研工作和数据处理,坚持做到了极致,王童在科研的道路上方能成绩斐然、硕果累累。


     

     

    Copyright © 2015 88038威尼斯(中国)有限公司-搜狗百科 版权所有